www.yaxin868.com 最新登录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体育新闻 >

体育新闻

秋窗风雨夕,在《夜雨寄北》中寻一场精神突围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5-10-20 19:45:24

一阵秋雨一阵凉。窗外,雨声潺潺,仿佛千年之前李商隐笔下“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意境穿越时空,落在眼前的窗棂上。这样的情景,适合捧读李修文的《夜雨寄北》,在秋气飒然中,步入一个关于执着、流浪与精神突围的世界。

 

图片

 

《夜雨寄北》是一部超越之作,是李修文直面生存困境的心灵壮游。收录了四篇中短篇小说,《夜雨寄北》《木棉或鲇鱼》《灵骨塔》《记一次春游》各自成篇却气韵相通,如同四幅并置的画卷,铺展出现代人在时代浪潮中的心灵突围之路。这些作品接连入选中国小说学会年度好小说、《收获》文学榜等重磅榜单,其中《木棉或鲇鱼》斩获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这份认可背后,是作品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文学表达的独特魅力。

 

李修文的笔始终锚定 “普通人”,却从不用猎奇的视角消费苦难。他笔下的人物,是影视剧组里挣扎的制片人、台风中守着秘密的店主、为骨灰盒争执的亲人,是那些在通讯录里留着姓名、擦肩而过时会点头致意的 “身边人”。就像他在戈壁滩遇见的修路工,在漫天风沙里种下一株从不开花的桃树,这份卑微里的执拗,正是无数普通人的精神写照:“哪怕再卑微,谁的内心里没有暴风刮过?谁的身体里不是装着千山万水?”

 

这种对普通人的深切共情,在《木棉或鲇鱼》中尤为动人。台风过境的海岛上,两个原本人生轨迹毫无交集的人,因一场共同的创伤被困在同一屋檐下。台风有了两个名字——“木棉” 与 “鲇鱼”,如人性深处的光明与幽暗。李修文没有刻意制造戏剧冲突,只是让两人在暴雨声中袒露心事,那些未说出口的愧疚、难以释怀的遗憾,在潮湿的空气里慢慢发酵。就像这初秋的雨,看似温和却能浸透衣衫,故事里的情绪也在不知不觉中浸润人心,让我们看见每个坚硬外壳下柔软的灵魂。

 

图片


在书中,李修文展现了将现实与魔幻熔于一炉的非凡笔力。他让猴子背诵李商隐的诗句,让废弃动物园的石碑与动物尸骨共生,让暴雨冲刷出人性的真相。这种魔幻是对当代生活的隐喻:当我们在时代潮流里迷失自我,当手机屏幕隔绝了真实交流,那些看似荒诞的情节,恰恰照见了我们内心的荒芜与渴望。

 

《夜雨寄北》的同名短篇便是绝佳范例。小说讲述了一个北漂少女马豆芽与一只灵性猴子小丹东相遇相依的奇特故事。马豆芽怀揣演员梦闯荡北京,却只能在动物园谋职。在那里,她遇到了会背诵李商隐《夜雨寄北》的猴子小丹东。这只猴子的名字从小丹东变为萨默、二领导、不尘,暗示着它从世俗到超脱的转变。他们相依为命,共同面对生存的艰难与残酷。

 

小说以李商隐的千古名句为题,将北京地下室的漏水声与 “巴山夜雨” 的意象相连,时空在雨水中折叠。李修文以泥沙俱下的真实为根基,将奇幻叙事熔铸于当代生存现场,讲述属于现代人的精神寓言。主人公在影视圈的浮沉与古典诗词的意境相互映照,资本裹挟下的身不由己,与千年未变的人生困惑形成共振。李修文曾说,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既是价值观,更是方法论。在这部作品里,我们真切看到这种传统的当代转化:不是生硬的引用,而是让古典诗性渗透在叙事肌理中,让当代故事有了历史的厚度。

 

图片

 

评论家张莉称李修文是 “人性世界的拾荒人”,他总能从被忽略的人事中提炼出金光闪闪的东西。在《灵骨塔》中,一场围绕骨灰盒的争执看似充满市井烟火气,却在嬉笑怒骂间探讨着生死、亲情与尊严;《记一次春游》从一次看似普通的出行,揭开了中年人与青年时代的自我对峙。这些故事里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只有在生活中挣扎的真实个体,他们的 “疑难与暗伤”,正是李修文着力书写的核心。

 

这种书写方式,让小说超越了简单的故事讲述,成为一面照见自我的镜子。读《夜雨寄北》时,我们总会在某个角色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为生计奔波时的疲惫,面对选择时的犹豫,回望青春时的怅然。就像这秋雨,无论身份高低、境遇不同,都能感受到它带来的清凉与沉思。 “我们都在暴雨中赶路,却忘了问这场雨究竟为谁而落”,正是当代人精神状态的精准概括。

 

"用讲述去理解时间,去理解命运,去理解人们在时间与命运之中的流转和忍耐。"李修文认为,人类独特的生命体验是对抗程式化表达的最后武器。《夜雨寄北》里的每个故事,都带着他行走山河的印记——在戈壁滩与修路工共赏一株桃树,在剧组见证人情冷暖,在小镇倾听寻常故事。这些货真价实的生活积累,让他的文字有了温度与重量,有了灵魂质感。

 

“暴雨过后,每个水洼都盛着破碎的月亮——那是未完成的我们,在等待重生”。李修文没有给每个故事都安排圆满的结局,却在废墟之上种下了希望的种子:影视剧组废弃的绿幕前,野葵花从裂缝里探出黄;城中村的墙角,外卖员用粉笔画下未完成的向日葵。这种 “砂砾里开花” 的韧性,正是这部作品最动人的力量。

 

图片


《夜雨寄北》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猴子和女孩的故事,更是关于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寓言。无论处境多么艰难,诗与美、爱与坚持,依然是照亮生存的光芒。李修文写道:“我要写下的,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热烈,他们徒劳,他们既不是世界的出走者,也不是破门而出的人,他们不过是承受了他们所在的那个世界的人。”

 

雨声渐歇,秋气更新。在秋气渐深的季节,读这样一部作品,会让你在凉意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在荒诞中看见真实,在古典与现代的交织中,重新审视生活与自我。如果你也在奋挣的路上,翻开《夜雨寄北》,让李修文的文字陪你听雨、沉思,在他人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处。

 

“别的人也好,我也好,要想往前走,就只好猫着腰,在满地的腌臜与污浊中找出一条路来。”或许,我们终究无法避开生活的风雨,但读过这本书,再面对雨打窗棂的夜晚,心中会多一份通透与从容:无论境遇如何,总有一些美好值得坚守,总有一些希望在暗处生长。

 

图片

图片
《夜雨寄北》/李修文 著

花城出版社/2025.4

 

李修文,1975年生,湖北钟祥人。现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武汉市文联主席、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长篇小说《滴泪痣》《捆绑上天堂》《猛虎下山》,小说集《浮草传》《闲花落》,散文集《山河袈裟》《诗来见我》等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5 www.yaxin868.com 最新登录 ALL RIGHTS RESERVED.网站地图